亞琛世界馬術節與《馬術》雜志、馬術在線首度合作,于2023年7月2日共同推出勞力士大獎賽的中國大陸地區網絡直播。值得一提的是,《馬術》雜志、馬術在線擁有中國獨家直播版權。 巨大的綠茵草地、加長的行進路線、挑戰重重的路線、騎手的頂峰對決、現場高漲的觀賽氛圍,無不讓這場勞力士大獎賽充滿看點。勞力士場地障礙賽大滿貫十周年慶典活動將在亞琛世界馬術節上拉開序幕,那么贏得這場勞力士大獎賽將具有更加獨特的意義。 如果你首次聽到亞琛世界馬術節,那我們就首先來了解一下這個被稱為馬術界的麥加的賽事。 亞琛世界馬術節簡稱CHIO Aachen,專業人士稱其為“馬術運動的溫網”。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觀眾人數最多的馬術賽事。每年夏天,亞琛世界馬術節都會吸引超過35萬名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亞琛世界馬術節的起源可以追溯至1821年,第一場比賽是“自愿報名參加的賽馬”。如今,亞琛世界馬術節舉辦經典的五項比賽:場地障礙賽、盛裝舞步賽、馬車賽,以及2007年新增的三項賽和馬背體操賽,壓軸的比賽絕對是周日舉辦的勞力士大獎賽。勞力士大獎賽是連續11天舉辦的27場場地障礙賽中級別最高的比賽。 亞琛世界馬術節作為勞力士場地障礙賽大滿貫的一站,在這里舉辦的勞力士大獎賽每年都吸引了世界排名前二十的騎手前來報名參賽。 2012年《馬術》雜志、馬術在線記者在亞琛 如果說亞琛世界馬術節的年度麥加,那么在亞琛舉辦的勞力士大獎賽就是萬千馬術愛好者朝圣之路的終點。 2018年《馬術》雜志、馬術在線記者在亞琛 亞琛世界馬術節與《馬術》雜志、馬術在線的緣分始于2012年。11年前,《馬術》雜志、馬術在線團隊首次到訪索爾斯體育場,被亞琛的現場深深震撼。 “共赴馬術之巔,33個國家的340名世界最頂尖的騎手,550匹世界最優良的駿馬,占地2.2萬平方米的場區,240多家展商的馬主題展會。10天,12小時的5大項馬術饕餮盛宴。25萬人口,接待35萬全世界的馬迷,7000萬歐元收入。馬術是亞琛的生命哲學,生命必須在流動和靜止中平衡。每個城市都有一個魂魄,理解了馬和馬術,就理解了亞琛的魂魄?!?/div> 此后的11年,除了因疫情停辦,《馬術》雜志、馬術在線沒有缺席過亞琛世界馬術節的現場?!恶R術》雜志、馬術在線先后曾派遣過數十名記者到德國亞琛報道這場比賽。 2013年,對話于亞琛世界馬術節參賽的中國騎手朱美美;2014年,見證克里斯蒂安·阿爾曼(Christian Ahlmann)的實力為王式的勝利;2015年,遇見障礙馬車接力賽的趣味與刺激;2016年,和數萬觀眾一起追憶德國傳奇騎手漢斯·甘特·溫克勒(Hans Günter Winkler)的崢嶸往昔;2017年,愛爾蘭騎手伯特倫·艾倫(Bertram Allen)在突降的大雨中遺憾退賽。 2018年,亞琛擁抱中國。當年的亞琛世界馬術節伙伴國為中國,賽場內充溢著中國味道。飲食區裝飾著中國燈籠,供應炒面;道路旁懸掛著“愛” “希望” “成功” “美德” “和平” “幸?!钡闹形恼匈N;兵馬俑、漢服、功夫、雜技、陰陽、鼓樂等中國元素齊現開幕式。中國面孔也有不少,馬協官員、中國騎手、馬術俱樂部運營者和馬術愛好者或從歐洲訓練馬房趕來,或從中國遠道而來,只為交流學習。 2022年《馬術》雜志、馬術在線記者在亞琛 2019年,美國騎手肯特·法靈頓(Kent Farrington)在因傷臥床數月之后重回巔峰,奪得勞力士大獎賽冠軍;2020年,疫情肆虐,亞琛世界馬術節首次因故取消;2021年,亞琛世界馬術節進入數字化時代;2022年,回歸的亞琛世界馬術節讓世界看到了年輕和變革的力量。 《馬術》雜志、馬術在線團隊看到亞琛世界馬術節的盛況有多少次,就有多少次想把這份感動和震撼傳遞的想法。最開始,這份震撼通過紙張上的字符傳遞;后來,這些字符帶著情感跳動在了大家手機屏幕上;當視頻時代來臨,這份感動被我們用更為直觀的形式表達。但11年前,我們的心中就有一顆種子:實時為中國的馬術愛好者分享亞琛世界馬術節的精彩。這種形式便是網絡直播。 直播亞琛世界馬術節的壓軸大戲——勞力士大獎賽可以算作是個開始,因為誰也不知道未來會不會重復上演我們十一年間的追夢戲碼。 文/萬付林 排版/門景鈺 |
©2011-2025 馬術在線 (京ICP備11042383號-3) E-mail:horsemanship@vip.sina.com